2025年8月6日,北京 —— 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具备“可触摸”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

作为GRx系列第三代智能人形机器人,GR-3以“功能之上,有爱如初”为核心,通过柔肤软包覆材设计与全感交互系统,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边界,让“有温度的科技陪伴”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

图片

Care-bot诞生:从功能工具到情感伙伴

延续“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长期使命,傅利叶在功能优化的基础上,赋予GR-3陪伴属性,在保障核心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追求情感存在感和交互体验升级,“Care-bot”的概念由此诞生。傅利叶围绕技术迭代、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落地等多个产品维度,明确了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应用目标:

  • Social Companion(社交陪伴)聚焦人与机器人的情感连接,适用于公共空间、教育环境等场景。它通过日常互动、社交交流与情绪陪伴,承担独居老人陪伴、儿童互动玩伴等角色,用温和响应构建情感纽带。

  • Assistive Companion(辅助陪护)在情感陪伴基础上延伸服务功能,覆盖行动辅助、健康监测、康复训练等专业场景。未来它可深入康复机构、养老院等场景,提供慢病照护、日常生活协助等精准服务,让科技真正满足实际需求。

图片

硬件设计革新:内外兼修,亲和可靠

超越传统的金属感硬件设计框架,GR-3突破性地采用莫兰迪暖调配色、超跑级内饰包覆材料和安全环保的“固特棉GFOAM”软包内里,为使用者带来柔和亲近的视觉与触觉体验。

在外形设计上,GR-3以“亲和力”与“安全感”为核心,融合棕色灵动双眼、柔和面部曲线、圆润适中的身高比例与温和自然的肢体语言,共同营造出轻松、灵动、可亲近的机器人形象

在本体结构上,GR-3身高165cm,体重71kg,全身配备多达55个自由度,可支持更拟人化的肢体表达。

GR-3的电池系统采用双电池热插拔架构,通过动态能源调配系统实现双电池无缝切换,单次续航能力提升至3小时,从硬件底层保障7×24小时连续作业能力和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图片

全感交互突破:细腻感知,温暖互动

GR-3搭载傅利叶自研的全感交互系统,集成听觉、视觉、触觉三大模块,通过协同反馈实现更自然、拟人的情感互动。

交互反馈采用“双路径响应机制”:当机器人接收到单一指令(如呼唤、抚摸)时,能即时触发“快思考”反馈——呼唤时快速转头对视,被抚摸时轻晃脑袋回应;同一指令被多次触发(如连续追问、多次触摸),则启动“慢思考”模式——由大模型推理引擎理解复杂语义、交互历史及触发特征,生成更自然且适配场景的复合应答。

  • 听觉感知方面GR-3头部共配备4个麦克风阵列,通过全向收声消除回音,交互激活时,可定向增强声音来源,精准捕捉声源方位并转向头部,配合眼神交互实现更智能的听觉反馈。

  • 视觉识别方面GR-3内置的结构光+RGB广角镜头的摄像头模组,可实现对人脸的精准识别;搭配动态追踪系统,GR-3能够实时调整头部角度和转向,确保用户始终处于视野范围内,营造出更细腻的一对一交流体验。

  • 触觉反馈方面GR-3头部与躯干共分布了31个触觉传感器阵列,可实时感知触摸并作出反馈,结合眼球的动态设计与拟人化的肢体动作,让肢体接触成为情感交流的延伸。

此外,交互系统还嵌入了微表情反馈:新增的眼神交互与表情系统可以通过转动眼球、眨眼以及定制化瞳眸特效,增强情绪传达与陪伴感。

图片

技术架构革新:有爱,亦有实力

GR-3在硬件性能与拟人化表现上实现突破性升级,从交互到运控全方位贴近人类认知。

  • 硬件性能显著提升:基于此前两代GRx人形机器人的经验与市场反馈,GR-3全面优化本体结构,实现了更紧凑的设计。其搭载的傅利叶自研高性能一体化执行器及12自由度灵巧手,满足日常交互、导览、陪伴等场景的运控需求。

  • 支持丰富的动作拓展:标准行走步态能够在行进过程中同步完成弯腰、下蹲等动作,为机器人在复杂的三维空间里灵活移动、复合作业提供可能。此外,其还可实现直腿行走、摇摆步态、碎步小跑等多种拟人行走姿态;低电量时还能通过调整步频与重心呈现“疲惫模式”,满足多场景动作需求。

  • 开发者体验再次升级:傅利叶高度重视开发者体验,基于前两代用户反馈,GR-3优化开发框架,支持服务器-客户端架构的算法开发。

未来,傅利叶还将为场景开发者提供交互API,持续降低使用门槛,推动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实现个性化落地,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情感连接。

图片

源自:傅利叶


图片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图片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作者 ab,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