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透露,马斯克表示当Optimus V3达到年产100万台的里程碑时,生产成本将降至2万至2.5万美元/台;


  当地时间9月9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All-In峰会上谈及Optimus V3的最新情况。


  这场峰会由《All-In播客》举办,该节目由四位硅谷知名风险投资人和企业家共同主持,内容聚焦前沿科技趋势、商业动态等话题。

       近日,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完成Optimus V3人形机器人的最终设计。他称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产品”,并将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新版Optimus将配备高度仿生的手部结构,并搭载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AI大脑”。

       据相关媒体报道,Optimus V3的每条手臂预计将安装26个执行器,整体设计更加精密。消息称,该机器人计划于2026年投入量产,并在五年内实现百万台产能目标。

        在近期的一次行业峰会上,马斯克也坦言了量产Optimus V3可能面临的挑战。他指出,机器人的手部和前臂部分涉及大量工程难题,特斯拉甚至需要为此重建相关供应链。他还预估,在达到年产量百万台之后,单台成本可控制在2万至2.5万美元,其中AI芯片的成本约占5000–6000美元。

       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此前公布的“宏图计划”第四篇章已明确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列为核心方向。马斯克特别强调,Optimus未来的长期价值可能占特斯拉整体价值的80%。

      此外,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Marc Benioff于9月3日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金色涂装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视频。其灵活拟人的手部动作成为视频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彼时很多网友猜测该机器人即为Optimus V3,不过马斯克之后表示,“我们尚未展示Optimus V3。它堪称完美。”并透露金色机器人为Optimus V2.5。

      据媒体报道,灵巧手技术正朝着高度仿生与精细化的方向持续演进,已成为Optimus V3版本迭代中的关键突破点。

      随着十月临近,Gen3机器人的设计定型日益临近,后续相关订单的逐步落地预计将为整个板块注入持续动力。Gen3定型后,特斯拉将启动大规模制造测试阶段,初步预估出货规模约为3至5万台。同时,公司或同步推进面向更大规模量产的Gen4机型研发,并对供应链企业的产能布局与海外建厂提出更明确要求。

       从投资角度看,有分析指出,今年第四季度机器人行业有望借助海内外市场共振,开启延续至2026年的长期上升周期。在特斯拉产业链中,应重点关注“高确定性”环节;而在国产供应链中,则需聚焦“关键位置卡位”与“应用场景规模化”两大主线。

        产品层面,人形机器人结构中出现显著变化的可能包括:灵巧手的传动方案与触觉传感器架构、髋部和肩部中谐波减速器被类RV结构替代、轻量化材料中塑料逐步替代钢材,以及万向节对关节轴承的取代等。此外,国内领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的证券化进程正在加快,也有望成为板块情绪的新催化因素。

整理自:东方财富网、财联社


图片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图片

活动推荐1


  活动推荐2: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图片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图片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作者 ab,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