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浪潮翻涌的今天,视觉与听觉感知已日趋成熟,而触觉正成为机器认知物理世界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也是最难攻克的技术高地。

 

近日模量科技获得了青橙资本的千万级Pre-A轮重磅加注,距离上一轮融资仅两个月时间,模量科技正以自主研发的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突破触觉感知的技术壁垒,率先实现从材料、算法到模组的高度一体化闭环,成为行业触觉传感领域跑得快、落地稳的一匹“黑马”。



丨 百亿市场,触觉感知正成AI落地核心瓶颈

随着人形机器人迈进量产前夜、工业智造迈向微米级控制、智能穿戴与医疗康复走向精准感知,高精度、高柔性、可规模化的触觉传感器已成为刚性需求。

据VMR最新报告,2028年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260亿美元。而在中国,仅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赛道,到2030年市场规模便有望达到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4.3%(长江证券数据)。无论是工业检测、具身智能,还是智能汽车、智能穿戴领域,谁掌握触觉感知,谁就握住了下一代智能设备的“感知之门”。


丨 破解产业难题:模量科技打造“感知矩阵”,实现多维度技术跨越

模量科技拒绝“纸上科研”。公司以材料创新与算法融合为核心,构建出覆盖多场景、多形态的触觉传感产品矩阵,真正做到——不仅灵敏,更可量产:


具身智能触觉模组→ 为机器人装上“人类级触觉”


工业压力分布检测系统  → 微米级精度质检,攻克电池制造良率瓶颈

 

全柔性电子皮肤→ 拟合复杂曲面,实现机器“表层感知”


高灵敏温压传感器  → 精准监测,赋能智能多模态感知


织物类柔性传感器  → 隐藏于汽车内饰,打造智能座舱“感知神经网络”


消费级柔性传感器  → 柔性穿戴,触觉感知,带来全新监测和交互体验

这意味着模量科技不仅是具备多种技术路线积累的传感器模组供应商,更是具备多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


丨 落地为王: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模量科技已实现商业化闭环

技术唯有落地才能释放价值。模量科技的产品已深入多个产业核心环节:

  • 在工业领域,其压力分布传感系统已用于新能源电池模组组装、高精度模具检测,客户包括多家头部智能制造商;

  • 在具身智能方向,公司与多家机器人及灵巧手企业合作,提供触觉感知模组,大幅提升抓取与操作精度;

  • 智能汽车板块,模量开发的织物阵列式柔性传感方案,已与多家汽车产业链巨头企业共同研发智能座椅调节系统;

  • 消费领域,模量为AR/VR、手表等穿戴产品提供佩戴舒适度检测系统,同时为AI玩具、智能健身等消费电子场景提供全新柔性传感交互方案。

  • 其他领域, 医疗健康、智能穿戴、智能服装、智能家居……更多场景正在快速拓展。


丨 资本看好、政策支持,模量迈入发展“快车道”

短短两个月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尤其是在Pre-A轮获得青橙资本的千万级资金,充分显示资本市场对模量技术实力与商业进展的高度认可。


当前,公司正处于规模化量产与行业拓展的关键阶段。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

  • 扩充产线,提升交付能力;

  • 加深在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场景的渗透;

  • 持续攻坚高精度、多模态传感的材料研发和算法的研发。


丨 携手模量,共同打造“感知时代”的基础设施

触觉感知,已不再只是科幻场景中的想象。随着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AI+医疗不断推进,模量科技正站在产业爆发的关键节点。


我们诚邀具备战略眼光的投资人、行业伙伴、政府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触觉传感技术的自主化、产业化与全球化。 

 

联系我们:

邮箱:info@modu-tech.cn

官网:www.modu-tech.cn

微信公众号:模量科技

模量科技——AI触觉感知,智启未来

11月27日,由艾邦机器人主办的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 将在苏州召开。届时,模量科技 联合创始人&COO 周建林 将在现场带来《多种技术解决方案构建触觉传感“森林”》的主题分享,欢迎产业链企业莅临现场,交流探讨!

源自:模量科技


图片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图片

活动推荐1


活动推荐2: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图片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图片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作者 ab,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