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机器人要实现如人类般灵巧的操作,其触觉感知系统正面临三大核心瓶颈:功耗高导致续航受限,数据量大引发延迟响应,以及系统复杂制约集成部署。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机器人在精细操作、人机安全交互等场景下的应用深度与广度。
一项发布于arXiv的研究显示,采用时识科技(SynSense)Speck™感算一体SoC的类脑视触觉方案,在关键性能上实现了跨越式突破。该方案在滑觉与纹理检测任务中平均功耗仅6.53毫瓦,其推理能效相较传统CPU与GPU架构,更是实现了超10,000倍与2,500倍的提升。
图片来源:论文Exploratory Movement Strategies for Texture Discrimination with a Neuromorphic Tactile Sensor
时识科技(SynSense)类脑方案的优势源于其根本性的设计范式变革。与传统方案持续采集、集中处理海量数据不同,Speck™采用“事件驱动”与“感算一体”架构。这意味着芯片仅在感知到动态变化时(即“事件”)才进行稀疏计算,从源头避免了冗余数据处理。其高度集成的设计将视觉传感器与脉冲神经网络处理器紧密结合,极大减少了数据搬运带来的功耗和延迟。
因此,与传统方案相比,Speck™在满足实时处理的条件下,算力需求可降至传统方案的0.1%-1%,能耗更是降低了2-3个数量级。这种“超低功耗+毫秒级延迟”的特性,使得机器人有望摆脱线缆束缚,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长期、灵敏的触觉交互成为可能。
类脑视触觉技术的可行性已得到初步验证,但其巨大潜力有待与产业界、学术界共同挖掘。时识科技(SynSense)已在此方向深度布局,不仅持续迭代Speck™等核心芯片,还吸引了国际知名科学家Yulia Sandamirskaya教授加入,主导前沿的脉冲神经网络触觉感知研究。同时,布里斯托大学也正在利用Speck™芯片开展触觉传感技术的研发工作。
在机器人灵巧操作、精密制造中的微米级检测、智能假肢的真实触感反馈等前沿领域,传统的感知与计算方案正面临功耗、延迟与集成度的实际瓶颈。时识科技基于Speck™等感算一体类脑芯片,已推出可直接集成或二次开发的成熟模组与解决方案,其毫瓦级超低功耗与毫秒级实时响应的特性,为上述高要求场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
时识科技(SynSense)可提供:
-
类脑芯片:提供包括感算一体动态视觉智能SoC(如Speck™系列)和低维信号通用类脑处理器(如Xylo™系列)在内的多款核心芯片,涵盖视觉、声音、动态等多模态感知计算场景
-
核心模组:提供已通过性能验证的类脑感知与计算硬件模组,助力合作伙伴快速集成,显著降低功耗与延迟,加速产品智能化升级
-
行业方案定制:针对特定场景需求(如工业产线上的高速瑕疵检测、微型设备高性能控制、假肢的自适应抓握控制等),联合开发定制化的类脑感知算法与嵌入式系统
-
联合项目攻关:积极参与并支持您申报省部级或国家级研发计划,共同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动类脑智能在重点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我们相信,类脑技术的产业化是一场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的“长征”。时识科技(SynSense)致力于成为您可靠的技术合伙人,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场景验证,共同将类脑智能的潜力转化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新市场的强劲动能。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509.14954
Exploratory Movement Strategies for Texture Discrimination
with a Neuromorphic Tactile Sensor
作者:Xingchen Xu, Ao Li, and Benjamin Ward-Cherrier, Member, IEEE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论文
更多产品详情请查看:www.synsense.ai
📞 0574 - 88296683
📫 sales@synsense.ai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