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核心配置与版本差异
G1-D采用轮式与升降相结合的设计,核心硬件兼顾灵活性与实用性。
- 自由度与负载:不含末端执行器的整机自由度达19个,每条手臂7个自由度、腰部2个、立柱1个、底盘2个;单臂最大负载约3kg,适配多种作业需求。
- 尺寸与作业空间:身高范围1260-1680mm,垂直作业空间覆盖0-2m;腰关节Z轴可±155°旋转、Y轴活动范围-2.5°~+135°,支持复杂作业姿态。
- 精度与响应:升降精度±0.5mm,末端夹爪精度±0.1mm;系统遥操延时小于100ms,采集频率60Hz,满足高精度作业需求。
- 感知系统:头部搭载高清双目相机,腕部配套高清相机;旗舰版额外增设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底盘物理碰撞传感器及低矮障碍物识别传感器,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 计算与续航:搭载英伟达Jetson Orin NX 16GB模组(100TOPS算力);分为通用版(无移动底盘,续航约2小时)和旗舰版(带移动底盘,速度1.5m/s,支持原地360°旋转,续航约6小时)。
- 末端配件:提供二指夹爪、多种类型三指灵巧手等可选配置。
数采训练全栈解决方案亮点
该方案涵盖数据采集、处理、标注、审核、数据资产管理及模型训练、部署全流程服务,打通从数据到部署的闭环。
- 高效数据采集:支持数百台机器人同步采集,可7×24小时连续可靠运行,数据可直接输出或转换为各类主流训练格式。
- 开源生态适配:内置社区数据集与高保真、高精度3D资产库,支持开源数据集训练及PI、GROOT等开源模型深度整合。
- 便捷开发与验证:开发者可通过“一键训练”功能快速启动模型开发,借助集成的仿真工具进行算法评估,训练完成后可无缝部署至实体机器人。
- 资源优化:支持分布式训练与弹性算力调度,GPU利用率可达90%,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提升研发效率。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