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海证券机械组首席分析师张钰莹分析师此次论坛上,系统梳理了国内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策出台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政策环境、技术进展及投资机会。在国家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已形成自上而下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体系,目标到2025年建立创新体系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对人形机器人上游产业链的部分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杠和灵巧手等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一、政策驱动下的产业大势:自上而下全面发力
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政策大力扶持与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层面,工信部于2023年10月与2024年1月分别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7年要在关键技术、自主供应链、安全可靠体系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全球竞争力产业生态。
地方层面,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多个省市均出台了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专项规划和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例如,北京提出打造300亿元产业收入、100个应用场景,上海力争实现“十百千”突破(10家头部企业、100个示范应用、1000亿产业规模),广东则设定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达到800亿元。各地政策聚焦核心零部件、自主芯片、智能制造、大模型与应用场景落地,构成了全链条、高强度、明确导向的发展格局。
二、产业链全面入局:技术突破与多元生态并进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国内厂商正在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落地。优必选、小米、小鹏、智元、银河通用等企业在本体设计、灵巧手模组、控制系统及整机功能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智元机器人凭借“远征”与“起源大模型”快速提升了市场关注度,并实现初步的规模出货。
从软件端来看,当前人形机器人大模型仍面临数据短缺和模型泛化能力不足两大瓶颈,难以支撑广泛应用。为此,国内企业正积极探索真实视频学习、合成数据微调、行为迁移学习等方法,试图以低成本方式提升泛化能力。
硬件端则聚焦在“最后一厘米”——灵巧手。灵巧手的结构关键在于电机、减速器与传动机构的灵活组合,目前主流搭配包括电机+行星减速器+丝杠等形式,未来将呈现场景化、多路径的技术并存格局。此外,电机(如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减速器(尤其是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趋势)、传感器、丝杠等关键部件也日趋成熟,为整机性能提供了硬支撑。
三、投资端持续升温:产业与资本高度共振
人形机器人不仅是产业趋势,更是资本市场的焦点。近两年该板块多次成为市场热点,相关个股受益于产品发布、合作落地、出货节点等催化频繁波动。以智元机器人为例,其产品线、大模型能力及合作生态不断扩展,带动相关上下游合作企业股价轮动表现,形成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情绪再到资金流动的联动机制。
未来人形机器人板块的投资价值将由“情绪交易”向“基本面驱动”过渡,核心标的在整机能力、技术深度、场景落地与供应链布局方面将具备更高的溢价空间。
四、总结与展望
最后,张钰莹分析师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强势引导、地方产业的积极布局、企业技术的快速迭代与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下,中国人形机器人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大江大河时代”。从政策预期到技术实绩,从场景探索到应用落地,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全线入局、蓄势待发。国海证券期待与各界同仁一道,共同见证这场智能制造革命的伟大转折。
注:本文整理自艾邦2025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 国海证券演讲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注:本文整理自艾邦2025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 国海证券演讲内容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一、会议议题
序号 |
演讲议题 |
拟邀企业 |
1 |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
拟邀中 |
2 |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
拟邀中 |
3 |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
拟邀中 |
4 |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
拟邀中 |
5 |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
拟邀中 |
6 |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
拟邀中 |
7 |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
拟邀中 |
8 |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
|
9 |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
拟邀中 |
10 |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
拟邀中 |
11 |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
拟邀中 |
12 |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
拟邀中 |
13 |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
拟邀中 |
14 |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
拟邀中 |
15 |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
|
16 |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
拟邀中 |
17 |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
18 |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
拟邀中 |
19 |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
拟邀中 |
20 |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
|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