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超800家企业的顶尖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前沿突破与产业变革。
本文简单盘点了本届大会24家人形机器人总成企业,带大家回顾WAIC精彩瞬间:
1、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携带格斗比赛同款的人形机器人G1、四足机器人B2和Go2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擂台上的格斗机器人G1,身高1.32米、重35公斤的G1格斗机器人凭借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在展台表演了拳击连招、回旋踢,裁判读秒手势未落已恢复战斗姿态。当其意外摔倒时,动态平衡系统仅用数秒便完成自主起身。
图:宇树格斗机器人G1 源自:宇树科技
宇树工业级Unitree B2机器狗亮相宇树展台,Unitree B2整机含电池重约60kg,搭载45Ah(2250Wh)、58V 的电池,综合运行续航 4 - 6 小时,运动性能上,Unitree B2表现相当出色。能轻松跨越 0.5 - 1.2m 宽的深堑。
图:宇树Unitree B2机器狗 源自:宇树科技
当前宇树科技已构建起从行业客户到消费级的全方位产品矩阵,工业级B2以强大的适应性与拓展能力填补高危场景人力空白,消费级Go2用低门槛激活个人开发者生态,人形机器人G1更是通过擂台赛的方式降低大众对技术认知的成本。
随着3.99万Unitree R1的发布,我们似乎看到了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雏形,可见中国的人形机器人的消费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图:宇树Unitree R1人形机器人 源自:宇树科技
2、 银河通用
银河通用Galbot 轮式人形机器人获评大会“镇馆之宝”,在领导人巡馆期间,Galbot 为李强总理、外方嘉宾、国际组织代表等领导精准取送商品。在展台前,Galbot 不间断长时间稳定工作,持续展示其卓越的性能与可靠性。
图:银河通用Galbot 轮式人形机器人 源自:银河通用
银河通用 GroceryVLA 驱动的商超值守机器人,突破传统“视觉+轨迹规划”分离设计,能够在几乎无空隙、货架紧密且SKU众多的真实场景中自主识别商品并稳定抓取,无需路径规划即可灵活高效操作,标志着端到端大模型驱动的闭环控制已具备商用能力。
在本届 WAIC 上集中亮相的多项机器人能力,不仅是单点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其产业化战略的真实写照。通过打通从模型训练、系统集成到真实部署的全链条闭环,银河通用正以强大执行力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能展示”走向“真能用”,为中国智能制造注入澎湃动能。
图:银河通用 GroceryVLA 人形机器人 源自:银河通用
3、 智元机器人
智元机器人携远征 A2 与灵犀 X2-N 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舞台。从 “机器人技能大舞台” 上远征 A2 的传统文化技艺展示,到主论坛开场秀中灵犀 X2-N 与小荧星艺术团的跨界合作,智元机器人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具身智能的创新活力与文化自信。
图:开场秀中的智元灵犀 X2-N人形机器人 源自:智元机器人
作为智元 X-Lab 的创新成果,灵犀 X2-N 最大亮点在于 “轮足双形态切换” 能力:舞台上,它先是以双足形态灵活移动,关节转动轻盈如人类, “风火轮” 模式,滑行、旋转、急停等动作行云流水,生动诠释了 “科技有温度” 的理念。
从传统技艺的科技演绎到前沿形态的创新展示,未来,智元将继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规模化落地,为智能时代的全球协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图:传统文化技艺展示中的智元远征 A2 人形机器人 源自:智元机器人
4、 北京中科慧灵
灵宝CASBOT携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CASBOT 02与轮式具身智能机器人W1两款全新机器人隆重亮相。
CASBOT 02与W1两款机器人各司其职:一台静立展区中央,友好互动;一台则行于侧翼,精准执行任务操作。二者分别诠释“陪伴者”与“执行者”的鲜明角色定位,前者重存在感知,后者专任务交付。
灵宝CASBOT 02与W1的面世,标志着具身智能从“展示技术”迈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当CASBOT 02学会为老人递一杯温水,当W1在零下20℃的仓库稳定作业时,人机共生的未来便触手可及。
图:灵宝CASBOT 02与W1人形机器人 源自:灵宝CASBOT
5、 魔法原子
大会上,魔法原子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与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 W首次亮相。同时,魔法原子还首次在线下展示了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MagicBot Gen1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案例,全方位展示出魔法原子强大的产品矩阵与场景落地能力。
图:魔法原子机器人 源自:魔法原子
魔法原子MagicBot Z1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24 个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最多 50个自由度,关节最大扭矩超过130N·m,在展台上向观众精准展示了工业场景中连续抓取与点胶生产工艺,充分彰显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应用中的独特价值。
图:魔法原子机器人精准展示抓取工艺 源自:魔法原子
6、 天链机器人
天链机器人携人形机器人T1pro、复合机器人WC1、WC2、超轻量协作机器人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谐波减速机+超轻量一体化关节)集体亮相WAIC。
天链人形机器人 T1pro 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性能吸引了无数目光。身高 160cm,体重 43kg(含电池不含皮肤),全身拥有 71个自由度。在现场,T1pro与观众进行了自然流畅的互动。
天链机器人作为众多机器人公司中的一员在 WAIC2025 上的精彩亮相,和同行共同传递了对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考,在未来不断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拓展。
图:天链人形机器人 T1pro 源自:天链机器人
7、 自变量机器人
大会上,自变量自研的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2号”对外首次亮相,搭载公司自研端到端具身基座大模型WALL-A,拥有强大通用大脑,强大的软硬协同能力,具有轮式底盘与仿人形7自由度手臂设计,全身具备最多62个自由度,操作灵活,可触及0-2m的工作空间。
展台现场,自变量机器人分工明确,精准配合,机器人不再是被动执行的工具,而是能够主动思考、协同作业的智能体,这也是2025WAIC现场极其少见的:机器人通过模型完成一整套长序列复杂操作,自变量将持续和产业上下游伙伴共建生态,引领具身智能的规模化落地和实际应用。

图:自变量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2号” 源自:自变量机器人
8、 星动纪元
星动纪元携全场唯一运动+舞蹈+干活“六边形”全尺寸星动L7双足机器人炸场,无论是在物流模拟场景,与自研端到端VLA大模型ERA-42协同后,星动L7都能在作业线上丝滑完成分拣,是国内唯一个能做到“大运动+巧操作双在线”的全尺寸(身高171 cm)双足人形机器人。
WAIC 2025虽然已圆满落下帷幕,但星动纪元的 “通用智能体之路” 才刚刚加速。未来将继续以技术为笔、以场景为纸,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生产力变革的“星” 力量。
图:星动L7 - 360°旋转跳 源自:星动纪元
9、 傅利叶智能
傅利叶携即将发布的人形机器人 GR-3 和全新升级的“具身智能康复港” 隆重亮相。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GR-3人形机器人,创新性地引入柔肤软包覆材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在功能迭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在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的体验边界。
图:傅利叶GR-3人形机器人 源自:傅利叶智能
傅利叶GRx 系列人形机器人针对康养场景需求构建了五大训练交互模块:导诊咨询、认知康复训练、上肢康复训练、运动功能重建以及远程康复,实现康复训练、辅助照护与情感陪伴的一体化服务。
无论是具身智能康复港,还是 GR-3,其产品设计的核心始终围绕着“机器人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人和机器人如何友好顺畅地交互”展开,傅利叶将继续坚持“立足康养、服务于人”的战略目标,赋能人类生活。
图:傅利叶GRx 系列人形机器人 源自:傅利叶智能
10、 云深处科技
云深处科技绝影X30四足机器人在大会上化身高效“巡检员”,绝影X30采用研发的“智巡系统”进行全周期智能管控,准确率稳定在95%以上,面对复杂环境中的突发状况具备强大的主动应对能力,保障自主巡检与安全返航任务的完成,能够精准识别指针仪表、数字与状态仪表、红外温度、指示灯等多种目标。
绝影X30智慧电力巡检解决方案、安防巡逻解决方案、应急消防解决方案等面向不同行业的定制化应用同步展示,充分体现了云深处科技的核心实力,未来,云深处科技将以自主创新为基石,推动硬核技术不断突破。
图:云深处科技绝影X30四足机器人 源自:云深处科技
11、 智平方科技
智平方科技携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爱宝)亮相,采用智平方自研的全域全身VLA:GOVLA大模型能在毫秒级的反应中完成精准的空间感知与控制,在现场真正上演了多场景、多任务的“技能秀”——打冰淇淋/咖啡/饮料、2X2码垛、打架子鼓。
观众一边拍摄视频,一边惊叹:“这已经不像是一台普通的机器人,而是一个真正的‘智能伙伴’。”WAIC上的三大演示只是爱宝能力的缩影,智平方从不止步于技术展示,未来将继续将核心技术真正投入到高强度的产业场景中,推动智能机器人真正走进生活。
图:智平方科技AlphaBot(爱宝)人形机器人源自:智平方科技
12、 开普勒机器人
开普勒K2 大黄蜂双足人形机器人在大会上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双足人形机器人 8 小时续航直播挑战,实现了 “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 的长续航奇迹。相比市面上大部分人形机器人,K2 大黄蜂的这一成绩堪称惊艳,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续航能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 “天选打工人”。
开普勒 K2 大黄蜂采用的直线执行器是自研的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轻松完成30KG 物料箱的搬运任务;此外,还融合了多维感知技术,拥有接近人类的行动能力,身高达175cm,堪称行业内的 “重量级选手”,成功突破了传统机器的性能边界。
图:开普勒K2 大黄蜂双足人形机器人 源自:开普勒
13、 擎朗智能
擎朗智能双足人形机器人XMAN-F1惊艳亮相,被称为“真干活的机器人”。XMAN-F1能丝滑的完成爆米花的制作,还能调制各类冰镇饮料、精准识别面前的材料并稳稳拿取所需要的物体。无论是倾倒饮料还是加入冰块,整个执行流程不仅丝滑无阻,还与人类工作者的动作逻辑与姿态相差无异。
作为全球商业化落地规模最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业务覆盖餐饮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等全生态场景,未来,擎朗智能将以"真干活"的务实态度,向世界展示具身智能如何重塑未来生活与产业生态。
图:擎朗智能双足人形机器人XMAN-F1 源自:擎朗智能
14、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WAIC大会上,创新中心 “天工Ultra”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今年4月,“天工Ultra”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刷新世界纪录;此外,“天工”还搭载双电池快换电系统,具备长时间续航能力,综合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双臂末端稳态负重大,在工业场景、物流场景中拥有广泛应用前景。
工业场景“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能力的突破预示着具身智能正在从“展示型”向“应用型”演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这次亮相不仅完成了对具身智能技术能力的全面检阅,也为工业制造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全新路径。
图:天工正在完成开柜、合闸等多工序的灵巧作业 源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15、 钛虎机器人
钛虎机器人携家族再迎 “新成员”—— 钛虎 T170V2.1 与钛虎 T140 人形机器人正式亮相 WAIC,成为大会最受瞩目的 “明星家族”。
钛虎 T170V2.1 人形机器人是家族中的 “技术标杆”,凭借新一代关节设计,中空孔比例较上一代提升20%,在结构优化上实现新突破,为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搭建了高效桥梁。
图:钛虎 T170V2.1 人形机器人 源自:钛虎机器人
钛虎 T140 人形机器人则是家族里的 “灵巧多面手”,小巧轻便的设计搭配语音交互功能,让它在教育培训中能成为互动教具,在家庭陪伴时能化身贴心伙伴,尽显实用价值。
图:钛虎 T140 人形机器人 源自:钛虎机器人
7月28日,在WAIC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大会闭幕上,钛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项目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助力上海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地。
16、 赛博格机器人
赛博格机器人携全球首发——专为高危工业场景设计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 Cyborg-R01 隆重亮相 WAIC。
Cyborg-R01 以三大革命性技术破局点,直指高危作业痛点,具备卓越的稳定性、力量与适应性;搭载强大的AI决策中枢,能在瞬息万变的高危场景中运筹帷幄;采用突破性的末端执行机构设计,结合高精度控制算法,能够在重载前提下依然能完成精细任务。
图:赛博格Cyborg-R01人形机器人 源自:赛博格机器人
7月27日,大会上,赛博格机器人与力劲科技集团签署机器人本体设计与生产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共同研发轻量化材料,与福建省镁铸科技开展本体制造合作,与苏州赛翡斯科技开展特种涂层技术开发合作,共同绘制高危作业智能化的未来图景。
图:赛博格签约合作伙伴合影 源自:赛博格机器人
17、 灵初智能
大会上灵初智能麻将机器人与现场观众同桌博弈的场景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围观。机器人可与现场观众共同完成30分钟以上的连续麻将对局,以毫米级精度完成摸牌、放置、碰杠等复杂操作,在与人类玩家的实时博弈中展现策略思考,动态构建决策链,自主完成碰杠等博弈决策。
本次WAIC展示的技术成果背后,体现了灵初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发布的Psi R1模型首次实现30分钟连续麻将博弈,展现了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下处理复杂任务的突破性能力,这标志着具身智能从简单动作执行向真正的认知决策和长程操作的关键跃迁。
图:灵初智能麻将机器人 源自:灵初智能
18、 动易科技
动易科技成立于 2024 年9月,秉承“Robot for AI”的愿景,致力于打造新一代通用具身智能体,通过全栈自研硬件,训练端到端的运动控制系统,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为生产制造、特种作业、生活服务等领域提供新一代AI生产力。
WAIC 大会上动易科技携全系列人形机器人产品隆重亮相。人形机器人PHYBOT C1,身高172cm,体重60kg,不仅实现模仿人形,更为揉入人类环境,实现高效协作,以全栈自研实现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自带萌趣磁场。

图:动易科技PHYBOT C1人形机器人源自:动易科技
19、 跨维智能
跨维智能 DexForce W1 Pro人形机器人在大会上化身为咖啡小站店长,为观众成功制作了上百杯咖啡,只需下达语音指令,告知自己想要哪种口味的咖啡,DexForce W1 Pro即可完成抓取咖啡胶囊、打开咖啡机、抓杯子等一系列任务,最终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送到观众手中。
在2025 WAIC,跨维智能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重磅的新品发布以及积极的跨界联动,充分展示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创新实力。未来,跨维智能将继续深耕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跨维智能DexForce W1 Pro人形机器人 源自:跨维智能
20、 卓益得机器人
卓益得携新品“行者三号”双足人形机器人隆重亮相。“行者三号”身高约1.7m、重约38kg,依托肌腱仿生驱动技术,机身较行业同级轻20%以上,行动灵活且能耗降低50%;动态耦合节能技术则让其动态续航达6小时,可轻松应对工厂巡检、家庭服务等长时间任务。
图:卓益得“行者三号”双足人形机器人 源自:卓益得
卓益得双足人形机器人+仿真表情机器人“学霸01”成为全球首个博士人形机器人,在大会上收到了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从参演国内首部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到走进课堂研习戏曲情感,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在展会现场持续升温。
未来,卓益得将推动 “轻装上阵 + 强适应力” 组合向规模化商用迈进,让机器人从 “展台展品” 变为 “产业生产力担当”,开启人机共生的新纪元。
图:卓益得“学霸01”人形机器人 源自:卓益得
21、 上海青心意创科技
Cyan青心意创携自研具身人形机器人Orca强势亮相,在运动、交互能力层面完成全维进化。此次WAIC,Orca凭借自研高性能关节模组与先进全身运动控制算法,成功手持5kg哑铃,并稳定流畅完成上肢垂直推举、负重深蹲,为未来各类复杂实体作业场景奠定基础。
图:青心意创人形机器人Orca源自:青心意创
7月27日WAIC大会上,腾讯联合徐汇区新工办、Cyan青心意创签约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场景落地,加速推动具身智能向工业、商业、家庭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未来,Cyan青心意创将与腾讯紧密携手,携手探索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融合发展的更多可能。
图:战略合作签约合照源自:青心意创
22、 广州高擎机电
高擎机电成立于2022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始终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为全球客户提供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二次开发平台,持续为机器人行业创造新的可能。
WAIC大会上,高擎机电携最新款机器人小海和小派("海派兄弟")亮相,今年的海派兄弟结构更模块化、步态更稳定、抗扰性更强,其清晰操作逻辑与快速上手性颇受体验观众好评,“未来已来”,海派兄弟的超强互动性为机器人未来融入生活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图:高擎机电小派 源自:高擎机电
23、 智可派机器人
智可派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高度安全和人人皆可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拥有全栈人形机器人本体研发,在模仿与强化学习,生成式多模态交互算法和模型训练等方向拥有独到优势。。
智可派机器人携全球首款面向家庭场景应用的机器人P1、低成本开源双足机器人平台A1和具身智能VLA双臂操作平台M1亮相人工智能大会,为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带来创新的产品,技术和商业化实践。

图:智可派机器人P1小水滴机器人和A1双足机器人 源自:智可派机器人
24、 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中电科携半人马机器人在大会上科幻片里的“地面突击队”,会跑、会干、还很稳,下身是灵活的轮足组合,上身则装备了机械臂,能像四足机器人一样稳步前行,又能像轮式机器人一样高速移动,还能双手“做事”。
未来,电科机器人还将围绕新一代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构型、智能控制等展开研究,推动机器人实现真正上岗,广泛应用于消防喷涂、阀门开关、搬运排爆在内的高危作业环节。
图:中电科半人马机器人 源自:电科机器人
以上信息根据各公司官方公众号及网络信息整理,如有错漏,欢迎加群补充!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一、会议议题
序号 |
演讲议题 |
拟邀企业 |
1 |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
拟邀中 |
2 |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
拟邀中 |
3 |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
拟邀中 |
4 |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
拟邀中 |
5 |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
拟邀中 |
6 |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
拟邀中 |
7 |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
拟邀中 |
8 |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
|
9 |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
拟邀中 |
10 |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
拟邀中 |
11 |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
拟邀中 |
12 |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
拟邀中 |
13 |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
拟邀中 |
14 |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
拟邀中 |
15 |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
|
16 |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
拟邀中 |
17 |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
18 |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
拟邀中 |
19 |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
拟邀中 |
20 |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
|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