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报人:吴健(天链机器人 联合创始人)
摘要:7月24日2025艾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上,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吴健,在行业大会上发布题为《优雅与矫健:人形机器人产品简介与合作框架》的主题演讲,全面展示了公司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产品进展和落地实践,首次系统性展示了其最新产品方案——“优雅与矫健”人形机器人体系,并发出面向全产业链的开放合作邀请。
一、深耕机器人二十年,从减速器到人形机器人整机能力
天链机器人成立于2012年,是由一群长期在机器人领域深耕的技术创业者创立,20年前团队成员因参加大学机器人大赛结缘,至今已发展为集核心零部件研发、系统集成与整机设计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公司目前已完成累计近两亿元融资,成功从早期的非标自动化项目转型为以产品为核心的业务体系,逐步构建了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能力。
天链的技术体系起步于谐波减速机,其中,超轻量谐波关节产品创新性地将伺服电机与特制谐波减速机高度集成,目前已量产13个型号、8种减速比,2024年累计出货量超5.5万个。以减速器为核心,公司向一体化谐波关节、协作机械臂、聚身智能机器人再到人形机器人整机,逐步构建出完整的具身机器人技术栈。
二、内置电机的超轻量谐波关节,支撑抓重比超过2:1的机械臂系统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1<2”融合专利技术尤为亮眼。该技术通过将电机嵌入减速机内部空腔,实现了电机与减速机的高度集成,在降低体积和重量的同时大幅提升扭矩密度。专利产品“内置电动机的一体化谐波减速机装置”不仅具备IP54防护等级,还可实现360度连续旋转,适配多类运动形式。
凭借该技术,天链开发出全球首台极限抓重比大于2:1的协作机械臂,自重仅8.5公斤,额定负载却达10公斤,实现了抓重比大于1的突破,相比传统协作机械臂动辄20公斤以上的自重,该方案显著释放了整机设计的负载空间。吴总指出,这种高效结构将为人形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带来关键优势——减轻关节重量即可为系统留出更多空间,用于电池续航或搭载感知、执行模块,从而提升机器人整体作业能力。
三、人形机器人T1 Pro亮相:东方美学与工程极限的融合
在演讲中,吴总指出,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不仅具备人工智能的计算与推理能力,更能够感知、理解并主动介入物理世界,实现人与机器的自然协作。他表示:“从具身智能的角度看,人形机器人是信息与物理世界的交汇口,未来将在工作、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
天链T1 Pro人形机器人,以“优雅与矫健”为核心设计语言,融合东方审美与高自由度运动能力。整机身高1.6米、体重43公斤,具备41个基础自由度,可选配灵巧手拓展至71自由度。
结构方面,吴总向我们介绍了T1 Pro在多个关键关节实现仿生设计:
➢ 头颈结构可实现360°转动与60°低头动作;
➢ 肩部结构融合锁骨、肩胛骨机制,支持前后摆动与耸肩;
➢ 髋关节为准球形双关节并联输出,峰值扭矩达450Nm;
➢ 小腿与脚踝具备三自由度与两段式脚掌,最大扭矩150Nm。
➢ 搭载强化学习算法与零样本学习能力,T1 Pro已完成基础步态训练,可在平地稳定行走。实测数据显示,其下肢可完成145公斤负重深蹲,展现出强劲的机械能力,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四、多模态AI与通信系统集成,打造类人服务新体验
T1 Pro集成多模态AI模块,具备语音识别、视觉识别与语义理解能力,能够实现方言对话、物体识别与任务执行等互动行为。其搭载的中兴6G通信模组与国产大模型算法融合,为机器人带来边缘智能推理能力,提升人机交互的自然性与实用性。
天链也已在产品演示中展示T1 Pro在展览导览、教育科普、军警等多个场景中已实现试点部署,包括巡逻、识别物品、执行简单对话命令等,初步具备日常服务型机器人的能力雏形,并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产品交付到项目落地的完整支持体系。吴总表示,公司将以“灵活、开放、协同”为原则开展产业合作,支持合作伙伴加速落地具身智能应用场景。
五、差异化产品策略与灵活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共建共赢
公司提出“灵活开放、丰俭由人”的合作框架,可提供从核心模组到整机方案,从技术培训到授权合作的多种合作模式,鼓励生态伙伴深度参与产品定义与市场共建。
值得关注的是,天链上一轮8000万元融资已完成审批,新一轮融资计划即将启动。吴建在演讲最后发出合作邀请:“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与更多资金方、技术团队、渠道伙伴深入交流,连接场景、资金与人才,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技术样机走向实用产品,共建具身智能新时代。”
最后,吴总表示:“客户想多做一点,我们就少做一点;客户想快速落地,我们就多做一点。我们的角色是赋能者,而不是单一供应商。”公司欢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资本机构、技术研发团队深度对接,共同推进具身智能从技术理念走向大规模商业落地。
注:本文整理自艾邦2025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 天链机器人演讲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一、会议议题
序号 |
演讲议题 |
拟邀企业 |
1 |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
拟邀中 |
2 |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
拟邀中 |
3 |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
拟邀中 |
4 |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
拟邀中 |
5 |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
拟邀中 |
6 |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
拟邀中 |
7 |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
拟邀中 |
8 |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
|
9 |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
拟邀中 |
10 |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
拟邀中 |
11 |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
拟邀中 |
12 |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
拟邀中 |
13 |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
拟邀中 |
14 |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
拟邀中 |
15 |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
|
16 |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
拟邀中 |
17 |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
18 |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
拟邀中 |
19 |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
拟邀中 |
20 |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
|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