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任化龙(忆海原识 CEO)

摘要:7月24日2025艾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上,忆海原识CEO任化龙在行业大会上发布题为《类脑智能与灵巧手——解放人类生产力》的主题演讲,全面展示了公司十余年来在“手脑一体”人形机器人关键能力方向上的技术路径、产品成果与合作愿景。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仿生灵巧手和类脑智能研究的团队之一,任总此次演讲重点介绍了ArtiHand工业级灵巧手类脑计算平台两大核心系统,旨在为人形机器人“像人一样地操作、感知、学习、决策”提供坚实底座。

一、 以“仿人”为纲,重构灵巧操作能力

任总介绍,团队自2007年起持续深耕“机器之手”,所研发的工业级灵巧手最大程度还原人体手部功能。不同于传统刚性机构或绳轮传动方案,该产品采用腱传动技术,在结构中复现人体肌腱、腱鞘、掌骨与腕掌关节的解剖学布局,实现高灵活性、高承载与高可靠性的综合性能。

忆海原识工业级灵巧手 ArtiHand系列工业级灵巧手,采用仿生结构设计,具有25个主动自由度,负载能力达10-20Kg,可实现灵活且精细的操作,动作精度可达0.1°。该产品研发基于深厚的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系统研究,小臂和手部通过两个自由度的腕部相衔接,采用腱传动技术实现手指关节的灵活驱动,该设计降低对电机的要求,从而实现成本的平衡。

 

特别强调的是小指和无名指设计,其腕掌关节能实现复杂曲面操作,解锁全部尚依赖人手的作业实现如水瓶、鼠标等非规则物体的精准抓取。这不仅匹配了人体自然操作的多维要求,也解锁了目前大量依赖人工操作的场景。

 

二、 皮肤有多维度触感:触觉传感系统革新

在机器人皮肤与触觉系统方面,任总指出,传统“测力=触觉”的认知过于狭隘。人类触觉源自皮肤中多类神经末梢的综合作用,浅层神经感知纹理,深层神经响应形状和凹陷程度。因此,真正的电子皮肤设计需仿照人体生理机制,采用多层次、柔性高、响应快的材料体系。其团队自主研发的触觉传感器突破传统测力思路,已具备高度空间分辨率,现已对外开放合作,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下一代电子皮肤的创新研发。

三、 类脑计算:迈向高效智能的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领域,任总对类脑计算的定位尤为清晰:它不是简单地替代深度学习,而是以神经科学为基础,在认知效率、记忆建模、抽象概括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

 

相较传统深度学习模型需海量数据与长时间训练,类脑算法可通过极少量数据在毫秒级完成学习,依托神经可塑性机制进行泛化、记忆重构与因果推理。例如通过模拟海马体实现短时记忆、通过模拟杏仁体与扣带皮层研究情感表达与情商反应,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更自然的“人机共生”提供基础架构。

 

任总还提到,类脑计算对传统芯片提出全新挑战,其神经元建模所需的形态复杂性和连接逻辑远超当前硅基结构。这也为新一代类脑器件(neuromorphic devices)设计带来研发空间,未来可与材料、硬件及系统研究共同形成深度融合。

四、 向未来开放合作,构建技术生态

在总结发言中,任总诚挚表示,公司在灵巧手、电子皮肤及类脑计算三大核心方向均具备完整研发体系与产业化能力,并将持续以“仿生+智能”的双轮驱动路径推进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的升级。与此同时,也期待与更多科研院所、企业展开开放合作,共建共享中国智能制造的技术高地。


注:本文整理自艾邦2025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 忆海原识演讲内容


图片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图片

活动推荐: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一、会议议题

序号

演讲议题

拟邀企业

1

通过微纳结构设计提高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拟邀中

2

界面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拟邀中

3

柔性基底材料延展性与导电性的功能平衡研究及新型材料开发

拟邀中

4

柔性导体/介电材料在电子皮肤中的产业化进展

拟邀中

5

卷对卷印刷技术在柔性传感器量产中的应用

拟邀中

6

多模态融合压力-温度-湿度集成传感器开发

拟邀中

7

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自修复/自愈性研究进展

拟邀中

8

低功耗/自供电电子皮肤方案

拟邀中 

9

植入式电子皮肤在医疗监测中的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0

工业检测及其他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发展现状

拟邀中

11

电子皮肤如何赋予汽车智能座舱手势识别与触觉控制新范式

拟邀中

12

可穿戴电子皮肤在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灵敏度优化方案

拟邀中

13

柔性传感器在人机互动领域的前沿化发展及应用挑战

拟邀中

14

电子皮肤材料量产化与制造成本压缩路径

拟邀中

15

印刷柔性电子技术赋能电子皮肤产业化发展

拟邀中 

16

柔性传感器产品可靠性验证标准体系建立

拟邀中

17

智能穿戴装备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拟邀中 

18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具身机器人中的应用

拟邀中

19

织物电子皮肤创新性应用与发展

拟邀中

20

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触觉阵列优化设计

拟邀中 

更多议题征集中,创新演讲及赞助请联系 艾果果:13312917301(同微信)

二、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作者 ab,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