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突破性展示了柔性电子如何作为“电子皮肤”,开发的柔性电子机器人通过紧密集成的传感、驱动与决策架构,赋予了机器人更高级的环境智能。
这不仅是机器人技术的一次飞跃,更是柔性电子与具身智能融合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当机器人能够像昆虫一样通过感知与运动系统的高度融合,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自主适应、决策并执行任务时,柔性电子技术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驱动力。
一、具身智能的“感知刚需”:为何非柔性电子不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具身智能时代。与依赖预设程序反应的传统AI不同,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通过与环境互动获得感知、学习和决策能力。正如人类依赖皮肤捕捉压力、温度、振动等多维信号,智能体也需要一套能贴合复杂形态、适应动态场景的“电子皮肤”。传统刚性传感器在此面前束手无策:要么无法贴合机器人关节、人体曲面等非规则表面,要么在拉伸、弯折中信号中断,更难以同时捕捉多维度环境信息。
柔性电子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以可弯曲、可拉伸的基底为载体,结合高灵敏度导电材料,能像人类皮肤一样“贴肤感知”“动态响应”。更关键的是,柔性电子可实现多参数集成检测,让智能体同时获取压力、温度、湿度、形变等多元数据——这正是具身智能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实现安全交互、精准决策的核心前提。据预测,2028年全球电子皮肤市场将达50亿美元,其中具身智能场景贡献超六成需求,柔性电子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二、柔性电子与具身智能的融合实践
柔性电子与具身智能的结合,正催生出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新型系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适应性与功能完整性。
以某大学研发的柔性电子机器人(FEbots)为例,该机器人创新性地融合了模块化架构与振荡驱动机制。不同于传统机器人需对腿部运动轨迹进行独立控制,FEbots采用分布式刚毛结构,在简化驱动系统的同时,仍具备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研究人员可通过组合不同模块,像“拼积木”一样快速重构机器人的形态与功能。
这些机器人具备多模式运动能力,能在平滑/粗糙地面、楼梯、水下乃至垂直管道等多种场景中自如移动。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集成了温度/湿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与微型摄像机等多元感知系统,并通过超维计算实现了低功耗实时智能决策。
另一典型案例来自某大学研究生院。该团队开发出一种磁驱动柔性电池集成机器人,模仿鳐鱼的生物结构,实现了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的柔性垂直集成。该设计最大化利用功能区域,使机器人在无需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仍能完成水下扰动修正、避障及温度监测等任务。
三、纳米银:柔性电子的“性能心脏”,华科创智的技术突破
如果说柔性基底是电子皮肤的“皮囊”,那么导电材料就是其“神经中枢”。在众多候选材料中,纳米银凭借超柔性、高导电、宽量程的核心优势,成为柔性传感技术的最优解,而华科创智早已在这一领域完成技术深耕与产业化落地。华科创智将香港科技大学实验室技术成功转化,从打破了透明柔性电极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还实现了从纳米银研发到AI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覆盖。
其纳米银材料的三大特性完美适配具身智能的感知需求:
超柔耐用,适配动态场景:通过优化纳米银与柔性基底的结合工艺,华科创智的纳米银导电网络可承受500%拉伸变形与上万次弯折仍保持稳定,即便贴合在机器人关节或人体运动部位,也能避免因形变导致的信号中断。这解决了具身智能在抓取、行走等动态动作中的感知连续性问题。
高速传导,实现实时响应:纳米银的电阻率远低于传统柔性导电材料,信号传输速度接近微秒级。当机器人触摸易碎品时,这种“毫秒级响应”能让其瞬间调整力度;在湿滑地面行走时,可实时捕捉摩擦力变化以平衡步态,这正是智能体安全作业的核心保障。
多参集成,还原立体感知:华科创智的纳米银柔性传感器可同时精准检测压力、温度、湿度等多维度参数。压力检测范围覆盖几十帕至数兆帕,既能捕捉细微力度,也能承载重物;这种多参集成能力让智能体实现“类人般立体感知”。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科创智的纳米银材料还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表面抗菌率超99.9%,这使其在医疗具身设备中具备天然优势——既能安全贴附人体皮肤,又能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随着材料科学、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不断融合,柔性电子技术正逐步破解具身智能的感知、驱动与集成难题。从防昆虫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到液滴打印实现的无应力贴附技术,再到华科创智的纳米银线导电材料,一条通往具身智能的柔性技术路线图正愈发清晰。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与融合,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与自适应能力的真正智能体将会出现,在救援、医疗、服务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理自:知乎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活动推荐1:



活动推荐1:


活动推荐2:
电子皮肤产业应用发展论坛(11月27日 苏州)

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