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 Figure 出新品,
03 亮相超吸睛。
厨房家务样样行,
互动宠物也温情。
动作流畅似精灵,
打破成见展聪明。
自主补能无挂虑,
科技舞台正闪星。
Figure 03 穿着织物 "外套" 走进厨房,接过递来的菜袋子,和家里的宠物玩耍,拿着一叠整理好的毛巾,摆放杯具,接着整理家务,冲洗餐盘、整理衣物,甚至能自主走到无线充电底座补能 —— 整套动作流畅得像家里的熟手,彻底打破了人们对服务型机器人 "笨拙" 的刻板印象。
这款被业内评为 "2025 年最贴近家用的人形机器人",到底藏着哪些改写行业的黑科技?今天带你直击核心亮点。
Figure 03 最颠覆性的突破,在于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触觉传感器 —— 每个指尖能检测到仅 3 克的压力变化,相当于一片羽毛落在手上的力度。
这种高精度感知使机器人能精准区分稳定抓取与即将滑落的临界状态,实现易碎品、不规则物体及动态物体的精细操控。
在演示视频中,这个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拿取餐盘时,传感器能精准识别 "接触餐盘" 和 "即将滑落的餐盘" 的压力差异,通过 Helix AI 系统实时调整指尖力度,稳稳拿起餐盘而不跌落;
拿取易碎玻璃杯时,既不会因力度不足掉落,也不会因用力过猛导致破损;
整理衣物时,能轻柔捏住丝绸衬衫的领口,却能稳稳抓起厚重外套。
要知道,此前家用机器人的触觉精度普遍在 50 克以上,根本无法处理这类精细操作。Figure 团队负责人透露,这种传感器经过了 10 万次耐用性测试,即使每天高频使用,寿命也能达到 5 年以上。
家庭环境的杂乱无章,一直是机器人操作的 "噩梦"—— 柜子深处、抽屉缝隙里的物品,主摄像头根本拍不到。Figure 03 的解决方案堪称巧妙:每只手掌内置广角摄像头。
当它伸手去橱柜角落拿餐具,或伸进抽屉找剪刀时,掌内摄像头能提供无死角的近距离视觉反馈,配合帧率提升 60% 的主视觉系统,让 Helix AI 像有了 "透视眼"。
在测试场景中,面对堆满杂物的桌面,Figure 03 整理餐具的效率比上代产品提升 3 倍,操作失误率从 12% 降至 0.8%。
这种设计背后是精密制造的突破:要在手掌大小的空间里集成摄像头、传感器和执行器,零件微型化精度达到 0.1 毫米级别。
三、软质 "皮肤"+ 无线充电:向家用场景妥协的智慧
从实验室走向家庭,Figure 03 做了太多 "接地气" 的改变:
织物外层替代金属外壳:全身覆盖的可拆卸织物外套,不仅手感温和避免磕碰,还能像衣服一样清洗更换,甚至能定制防污、防割材质,适配有孩子和宠物的家庭;
轻量化机身更灵活:相比上代产品,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9%,能轻松穿梭在餐桌和沙发之间,甚至能侧身通过厨房的狭窄过道;
脚底无线快充:内置 2kW 功率感应线圈,只需踩上充电底座就能补能,无需人工插拔充电线,续航可达 8 小时,满足全天家务需求。
这些看似 "不高科技" 的改进,恰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 "技术展示品" 向 "家用工具" 的关键转变。
在加州的家庭试点测试中,Figure 03 展现了三大实用能力:
家务助手:整理餐桌、冲洗餐具、收纳衣物一套流程耗时 15 分钟,相当于普通成年人一半的时间,且能识别不同餐具的清洗方式;
商业服务:在酒店前台完成身份证登记、房卡发放,还能根据客人需求推荐周边餐厅,交互自然度远超传统服务机器人;
物流辅助:在社区驿站分拣包裹,能根据快递单信息快速分类,分拣效率达到人工的 1.2 倍。
更值得关注的是,Figure 03 的零部件经过重新设计,大幅简化了装配流程,为后续规模化降本铺路 —— 这意味着家用机器人的 "万元级" 时代可能加速到来。
Figure 03 的发布,给整个行业指明了清晰路径:
感知优先于算力:与其追求超强 AI 大脑,不如先把 "触觉"" 视觉 " 等基础感知做到极致;
场景适配大于参数:轻量化、可维护、低噪音等家用属性,比单纯的性能参数更重要;
降本依赖模块化:通过简化结构、通用零部件实现规模化生产,才是走进普通家庭的关键。
随着优必选、宇树等国产厂商在家庭场景的加速布局,或许不用等到 2026 年,我们就能在商场看到试玩区里的 "家务小帮手" 了。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了机器人产业微信群,欢迎执行器、灵巧手、结构件、摄像头、IMU、传感器、电芯、动力系统、伺服系统、热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零部件、整机组装、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以及机器人品牌、终端应用等企业加入,进群交流。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电话:艾果果 13312917301(同微信)
邮箱:Ab008@aibang.com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会议详情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提供信息
方式2:长按二维码扫码在线登记报名
或者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后,微信注册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268?ref=172672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