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9日,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会隆重举行。大会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顶尖学术机构及头部企业代表等500多位嘉宾,共同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路径。灵心巧手联合创始人曹岗博士发表主题演讲,正式发布"灵创巧界"战略,系统提出机器人从"自我制造"迈向"自我进化"的技术发展新路径。

从制造到进化:一场机器人范式的根本转变
“灵创巧界”的提出,是灵心巧手在“机器自我制造”理念基础上的关键跨越。就在两周前的乌镇峰会上,公司展示了通过灵巧手自主完成机械臂组装的实践,验证了机器人在物理世界的“制造”能力。而此次发布的战略,则将重点从“制造”延伸至“进化”。
曹岗博士阐释道:“如果说‘自我制造’是机器人具备了复制自身的‘肢体’,那么‘自我进化’则意味着它开始拥有迭代自身的‘大脑’与‘灵魂’。”他指出,“灵创巧界”旨在构建一个机器人能够持续学习、自主优化并不断创造新技能的生态系统。该生态以可泛化的灵巧操作技能为“创世之魂”,奠定机器人进化的能力基础;以融合交互、代码与常识的AI模型作为“创世之心”,赋予机器人理解、决策与执行复杂任务的核心智能;并通过数据、仿真与技能对齐构建起持续学习的“创世之轮”,驱动机器人在实践中自主优化。
技术筑基:大赛佳绩验证进化潜力
战略的雄心源于扎实的技术根基。在同期举行的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中,灵心巧手凭借其全面的技术实力,在不同赛道斩获三项大奖。其中,搭载Linker Hand L20灵巧手的“灵心巧匠”机器人表现尤为亮眼,在关节组装赛项中仅用42秒便完成全部精密操作,充分展现了灵巧手在操作精度与效率上的卓越性能。

同时,11套基于Linker Hand O6灵巧手和Open TeleDex架构的遥操作平台,作为大赛指定的基础硬件平台,稳定支撑了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不同团队的多算法框架与多样化技术路线。这不仅验证了灵心巧手硬件平台的兼容性与可靠性,更体现了其构建开放技术生态、推动领域协同创新的平台化能力。
生态共创:降低开发门槛,构建进化基石
为实现“灵创巧界”的愿景,灵心巧手正通过“学者计划”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在工业、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持续丰富机器人技能库。同时,公司致力于开发智能灵巧操作平台,大幅降低机器人开发门槛。曹岗博士描绘了“插电开机、提出需求、等待结果”的极简开发体验,让更多开发者能够参与到机器人的“创世”进程中。
从“制造机器人”到“进化机器人”,灵心巧手通过“灵创巧界”战略,推动机器人从需要反复编程的工具,向能适应未知场景、解决复杂问题的终身伙伴演进。这一转变将真正开启人机协作的全新纪元。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拐点。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华为、宇树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行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跃迁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壁垒,艾邦机器人正式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交流群",覆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全硬件环节,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前沿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底部菜单申请进群


